“绿化 “的背后是什么?
所谓 “洗绿”,就是故意不愿意宣传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措施,即使这些措施已经真正实施。换句话说,公司几乎不谈论他们的气候目标或环保活动,以避免可能的批评或 “洗绿 “指控。”洗绿 “靠的是夸大和误导,而 “嘘绿 “则是无声的对应,是一种阻碍透明度的沉默策略。
公司为何保持沉默–原因及后果分析
许多决策者担心法律风险、监管压力或严厉的公众批评。例如,在欧盟,绿色索赔指令或 CSRD 等规则可能会引发是否可以讨论进展的不确定性。同时,由于担心自己做得不够好或没有在公众面前提供足够的实质性数据,这进一步增加了人们的不情愿。然而,这种退缩会损害消费者、投资者和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,从而也会损害公司的信誉。
说明 “绿化 “的例子和数字
例如,据观察,在美国,贝莱德(BlackRock)或先锋(Vanguard)等大型投资者在其营销活动中大幅删除了 “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”(ESG)术语,尽管他们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并不一定有所改变。美国反对 ESG 的政治气氛日益浓厚,导致了这种沟通冻结。各种调查也显示,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管理者减少了对净零目标的宣传–部分原因是监管压力增大。此外,《经济学人》等分析报告指出,许多公司都在追求明确的气候目标(例如,范围 3 目标从 2022 年的 28% 上升到 2024 年的 67%),但却不进行宣传。
绿色清洗辩论的边界和监管情况
这种现象正变得越来越重要,尤其是在环境、社会和公司治理(ESG)遭遇逆风的时候–过去,”洗绿”(夸大其词、往往具有误导性的宣传)曾饱受诟病,而现在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–刻意保持沉默。与此同时,更严格的监管要求(如欧盟指令)使得在信息透明与担心法律陷阱之间取得平衡变得更加困难。
为什么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公开性更好?
透明的沟通可以建立信任,使公司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并促进对利益相关者的问责。它有助于交流最佳做法,加强合规性,促进报告工作,例如作为 CSRD 的一部分。此外,看得见的承诺会激励其他公司效仿,而 “洗绿 “则会让真正的进步无影无踪。
结论:勇于沟通,扩大影响
在短期内,”洗绿 “可能会使企业免受批评,但从长远来看,它会孤立企业,削弱其对变革的影响力。公开和负责任地宣传环保措施–即使这些措施仍在发展之中–对于提高公信力、遵守法规和社会影响至关重要。真实地交流并不意味着完美地展示一切,而是以现实、透明和学习的方式。而且,任何有效去碳化的人都会有一个响亮、自信的外表。
如需了解更多信息,请联系绿色科技部执行主任 Andreas Krönke:andreas.kroenke@piabo.net